2013年,對於個人養老來說是不平靜的一年。在專家提出“推遲領取養老金的年齡至65歲”的建議後,國務院正式提出“開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試點”,開始推進“以房養老”。隨後又有媒體稱多部委和專家在閉門會議上達成了延長養老保險15年繳費年限的共識,最終,三中全會決定公佈了“漸進式”延遲退SD記憶卡休年齡政策。
  一系列有關養老的政策和爭論成為了全年輿論的熱點,也迫使社會保障制度改革不斷加快步伐,並向著更加公平可持續的養老預防癌症食物保障改革的方向推進。延遲退休、以房養老、延長繳費年限、漸進式延遲退休等種種的爭論背後,隱藏著難以忽略的擔憂:未來,中國人如何養老?
  政策和爭論抗癌食物不斷,養老改革應更加公平
  清華大學教授楊燕綏曾在《七分之一》節目中提出“退休年齡不變,仍為50歲,但領取養老金的年齡推遲到65歲”的建議,讓年老的人從生產企業退出來,經過培訓居家就近參加社會服務,50到65歲的男性去做一些養老院的園丁、園林義工,女的給老人做做飯,洗洗衣服。此言論一齣便貸款引起軒然大波,網民們幾乎清一色的反對,謾罵聲四起。
  緊接著,國務院正式出台《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》,其中明確提出“開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試點”,推進所謂的“以房養老”,即房屋產權擁有者,把房子抵押給銀行、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,後者每月給房主發放固定資金。房主去世後,其房產出售,所得用來償還貸款本息。而在“養兒防老”觀念下,老人的房產難以切割,且產權到房屋二胎期時老人將一無所有。在多數人看來,“以房養老”更像是政府推卸養老責任的大騙局,也有不少專家直言,以房養老在中國一點市場都沒有。
  隨後,又有媒體稱多部委和專家在閉門會議上達成了延長養老保險15年繳費年限的共識。對此,人社部副部長胡曉義稱,具體政策還在研究,但他表示,希望職工和居民參保者在有能力時先自願增加繳費年限。
  直至十八界三中全會,八部委率先落地改革路線圖,延遲退休年齡將採用漸進式,也就是將來制定有關延遲退休的政策將採取小步慢走的方式,逐步緩慢地延長退休年齡。根據推測:退休年齡每延遲一年,中國養老統籌基金可增長40億元、減支160億元,減緩基金缺口約200億元。但也有不少業內人士提出質疑:“延遲退休年齡並不是解決養老金缺口的最佳辦法。”
  一系列有關養老的政策和爭論延續了一整年,但不論最終如何改革,中國在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的道路上仍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。十八屆三中全會《決定》中關於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的部署,清晰地勾畫出未來養老保障制度的改革方向。總的思路是通過對現有制度體系的整合優化,來實現更加公平可持續的養老保障改革發展目標。
  養老:靠國家、靠社會,不如靠自己
  養老出現問題從本質上說是人口結構問題,適齡勞動者越來越少,退休者越來越多,老齡化人口的激增,導致領取養老金的人口越來越多,養老金缺口巨大。根據中國銀行發佈的《重塑國家資產負債能力》,按照測算到2013年,中國養老金的缺口將達到18.3萬億元。而對於社會來說,龐大的老年隊伍已經讓財政不堪重負,現有的社會化養老機構的規模遠遠達不到社會老年人的需求,各大城市的養老機構“一床難求”,此前更有媒體報道北京公辦養老院入住排隊需等100年。
  1月14日,據國家統計局上海調查總隊發佈的上海60歲以上老年群體生活質量專項調查顯示,上海市52.4%的受訪老人對未來的養老保障感到擔憂。有六成老人月收入在2000元及以上,26.9%月收入在1000元-2000元,但也有11.5%的老人月收入不足1000元。儘管企業退休養老金連年上漲,但多位業內人士均向記者表示“養老金不夠用”。
  我國目前是世界上唯一60歲以上老年人口過2億的國家,作為發展中國家,中國的老齡化速度已是發達國家的2倍以上。而根據全國老齡委辦公室的數據顯示,未來20年間我國老年人口將以平均每年1000萬的數量快速增長,到2050年左右將達到全國人口的三分之一,即每三個中國人中就有一個老年人。養老問題再一次讓人們讓社會陷入深深的擔憂之中,養老不再只是與家庭有關,而是重要的社會問題。在巨大的老齡人口壓力下,未來誰該給中國人養老?
  養老靠國家,國家卻想著推遲退休年齡;養老靠社會,社會承載不了這麼多老年人。那麼,養老靠自己又如何?此前,曾有網友發帖稱:“不想麻煩國家了!25歲工作,不交養老金,每個月存入銀行500元,60歲退休每月可以領到3376.23元。”雖然這一說法隨後便遭到否定,被指未考慮利率變動以及通脹等因素。但未雨綢繆,靠自己的養老方式,更值得我們推崇。
  那麼,如何靠自己養老?調查數據顯示,儲蓄和社會養老保險是目前中國人的普遍選擇,但是,隨著社會養老保險繳費人群的不斷下降,商業養老保險正在逐漸崛起。
  應對老齡危機,應加強商業養老保險市場力度
  泰康在線保險專家指出,商業養老保險在社會保障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,彌補了社會保險供給的不足,既能填補社會保障的空白地帶,拓寬保障範圍和領域,也能提高社會保障水平,成為社會保障的有益補充。商業養老保險作為多層次的社會養老保障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具備獨特的優勢。首先,自主規劃性較強,消費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收入支出情況選取適合自己的保障計劃;其次,給付可預期、保障穩定的養老金收入來源;第三,靈活性較強,為客戶提供了多種選擇;第四,保險資金運用穩健,兼顧安全性與收益性。可以說是個人理財養老的最佳選擇之一。
  泰康在線保險專家告訴記者,商業養老保險不是立竿見影的理財規劃。領取養老金的時間一般為10到20年左右,也有的養老保險能夠終生領取,都要以合約為準。為規避通貨膨脹的影響,在選擇養老保險時,可優先考慮分紅型養老保險。另外,養老險越早投保越好,目前,保險公司推出的養老保險產品年齡一般都限制在60歲以下,而且有的產品50歲就可以開始領取,甚至更早。如泰康在線去年推出的e愛家養老無憂終身年金保險,最早33歲即可領取,特別適合孩子和40歲以下的年輕客戶。
  據瞭解,該產品是一款分紅型養老保險,主要特色是“交費15年,領取一輩子”,也可以可根據家庭經濟狀況和未來養老需求自由選擇20年的繳費期間。與一般的養老金產品不同的是,該產品越早投保,就可以越早領取。譬如從0歲(30天以上)開始投保,繳費20年,那麼就可以從33歲開始領取養老金直至身故。此外,該款產品從約定的領取時間領取到死亡,保證領取20年,若客戶未領取滿20年身故,剩餘養老金將一次性返還。
  以25歲的小李為例,從現在開始每月繳納1000元,交費15年,累計繳費18萬。就可以從55歲開始,每月領取1000元養老金,直至離世。為最大限度保障客戶利益,該產品保證領取20年,也就是說,至少可領取24萬元。如果將社會養老保險的企業和個人繳納部分加起來,對於高收入人群而言,這將是一個極為可觀的數字。
  以中產階級人均月收入2萬元計算,如果想在退休後保持現有的生活品質,每月人均收入需要達到1.2萬元。目前男性大多在60歲退休,女性的退休年齡大多在50歲至55歲,至少需要積攢存活25年的養老金。因此提早為自己積累養老金,已經成為越來越多白領的普遍選擇。 (源自中國經濟網)
   【打印】【頂部】【關閉】
     (原標題:2013養老政策年終盤點 商業保險將成未來養老突破口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hannux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